close

  昨日,隨著綜合面試和體測結束,北京大學今年自主招生覆試正式告一段落,預計將於4月中下旬通過北大招生網公佈認定結果。多名受訪考生稱,感覺面試題目不難,可以應付。他們抽到的問題包括是否會放棄微信,如何理解“精神霧霾”,中國文化如何延續等。(3月31日《新京報》)
  “使用微信會對思考能力造成影響,是否應該放棄微信?”這是今年北大自主招生面試的一道試題,考的其實是技術與文明的辯證關係問題。微信作為互聯網時代的嶄新平臺,代表了最新的互聯網技術,它一方面大大方面了人們的日常生活。
  但另一方面,隨著QQ、微博、微信、推特等網絡社交平臺不斷推出,越來越多的手機持有者發現自己已經無法離開手機,哪怕只是半個小時不見,也會魂不守舍,坐卧不寧,高科技把手機依賴症“捆綁銷售”給了現代人。網民們調侃說,“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,而你卻在玩手機。”在這裡,如何辯證地理解技術與文明的相互關係,是一道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一道考題,北大自主招生考試考的也正是這個問題。
  實際上,今年北大自主招生面試不但讓微信“躺著也中槍”,而且也讓“跪著的德國人比站著的日本人更高大”、“技術是21世紀的通用貨幣”、“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”乃至精神霧霾、杞人憂天走入了自主招生考試,讓思辨成為一道美麗風景。這對於學生們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和邏輯推理的能力,自然大有裨益。
  今年北大自主招生面試的另一個亮點在於,與清華自主招生面試環節考生“單挑”3名考官不同,北大自招面試採用“無領導小組討論”形式,5名考生集體接受3名考官的考核。五位考生各有一道考題,每位考生還可以對其他幾位考生的考題自由發揮。這不但意味著,每個考生實際上有機會回答五個考題,讓優秀考生更容易脫穎而出,而且這種五位考生面對三位考官的方式也很接近大學里的討論班,更有利於人才培養。
  而且,今年北大覆試還增加了交叉學科創新潛質測試環節,通過筆試方式進行,也是比清華做得更好的一個環節。據北大招辦負責人介紹,“在初試考察兩科的基礎上,抽選出部分考生,考察他們剩餘科目的水平,作為參考。”文科考生測試英語、歷史、政治,而理科考生測試語文、英語、化學。這一交叉學科創新潛質測試,據稱是抽查到的考生需要面對,但是並不清楚北大方面是如何確定“抽查”人選的,我倒是更願意看到北大能把這個交叉學科創新潛質測試發揚光大,讓每位前來面試的同學都有機會參與這個頗有新意的考試。
  文/汪憂草  (原標題:北大自主招生覆試這一次考出了新意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p55ppfvf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